香港大学(港大)化学学者任咏华教授获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IUC)颁授2023-24 年度 Bailar Medal 殊荣,表扬她在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领域研究的国际杰出成就。
Bailar Medal 荣誉每年授予一位在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化学家。 UIUC 于1972年设立奖项以纪念其化学系教授、美国配位化学之父 John C. Bailar 教授。
任咏华教授现任港大理学院化学系黄乾亨黄干利基金教授(化学与能源),主要从事无机和⾦属有机化学、超分⼦化学、光物理学和光化学,以及分⼦功能材料等前沿领域研究。她因为在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基础研究的成就,并在合理设计和合成新型发光金属有机分子功能材料领域作出卓越贡献获得嘉许,是首位亚洲科学家获此殊荣。
任教授说:「Bailar Medal 有50多年的悠久历史,对于能成为首位获奖的亚洲无机化学学者,跟随在无机化学及配位化学研究领域曾作出重大贡献的巨匠的步伐,我心存谦卑,也感到非常荣幸,更感谢港大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及鼓励。」
Bailar Medal 奖设立51年来的49位获奖者中,有四位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包括 Henry Taube 教授(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Jean-Marie Lehn 教授(1987年),Robert H. Grubbs jiaos 教授(2005年)和Richard R. Schrock 教授(2015年)。在任教授获奖之前,其余的获奖者主要来自美国和欧洲等地。其他获奖者包括 Fred Basol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Richard Holm (MIT; Harvard), Malcolm L. H. Green (Oxford University), Harry B. Gra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ck Halpern (University of Chicago), Stephen J. Lippard (MIT), F. Albert Cotton (Texas A&M), Michael Grätzel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Jacqueline K. Barto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mar Yagh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等。
按照授奖惯例,任咏华教授获邀于4月24日及25日在UIUC校园主讲了两场讲座,主题分别为 “From Simple Discrete Metal-Ligand Motifs to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Nano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从简单离散金属配体结构基元至超分子组装、纳米结构和形貌』)及"From Fundamentals to Molecular Design for Energy, Material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从基础研究到应用于能源、材料和生物医学的分子设计』)。
此外,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tech)借此机会,邀请任教授顺道到访校园主讲Dow Lecture。讲座由化学化工系举办,邀请国际顶尖化学学者作主讲嘉宾。任教授于4月21日发表了题为"Harnessing of Excited States Through Molecular Design – From Discrete Metal-Ligand Chromophores to Supramolecular Assembly and Functions”(『通过分子设计来调控激发态 - 从离散金属配体发色团至超分子组装及功能』)的演说。